服務熱線歡迎您來電咨詢
聯系人:徐先生
手機 :15324919583
電話 :0371-55652206
QQ : 1311833302
微信 :DLGYC8
來源: 發布時間:2015/1/24 17:46:00 點擊:
晚報記者報道
電腦眼、鼠標手、辦公臀,過勞肥等時下出現的新名詞都是職業病和職業危害的一種代名詞。而在我國現有的法律規定中,職業病主要由工作環境中的粉塵、放射性物質和化學物質引起的一系列疾病。
昨天,記者從醫院獲悉,今年1-8月,該院作為一家定點進行職業病體檢的醫院,參與體檢的人數達到了1.5萬人,其中,排名前三位的職業傷害主要集中在粉塵、噪音和危險化學品。患者人數分別占總體檢人數的3.8%,2.1%和1.4%。另外,在接受聽力檢測的人群中不少飽受噪音污染,其中約56.7%的受檢者有“耳背”之憂。
職業病危害第一名是粉塵
昨天,記者從該院獲悉,從2007年開始,該院就開始開展職業健康體檢工作,到目前為止,他們已為542家企業的5.6萬人次進行了職業健康檢查。 在這些前來體檢的人群當中,主要由于工作環境中的粉塵。放射性物質和化學物質引起疾病的被稱為職業病。
而在職業病危害因素中,排名前三甲的分別是粉塵、噪音和危險化學品。
而這5年時間里,該院按照工種進行分類,分別因為“粉塵”原因體檢了9899人次;因為“噪音污染”體檢了17316人次,因為工作在有毒有害崗位,體檢了28501人次,其他種類的為400人次。
該院董事長表示,2012年1-8月,該院一共體檢了14807人次,其中“粉塵”類傷害的有541人,占今年已體檢總人數的3.8%;因為“噪音污染導致聽力下降”的有307人次,占總人數的2.1%;因為工作中會接觸危險化學品的工人,有192人,占總檢查人數的1.4%。
據了解,這一數值與去年同期相比,均有所下降。
噪音:日接10小時電話聽不見了
今年48歲的郭女士曾經在一家大企業做銷售服務,“我們公司有幾百個業務員,服務來自上千個全國各地的客戶,我們就為業務員和客戶做后勤服務。”郭女士回憶說,那時候她每天早上八點開始接電話,一直接到晚上六點下班,一個電話就要三四十分鐘,“每次接完不僅是口干舌燥,耳朵嗡嗡作響,一天下來頭都要炸掉了。”
郭女士說,一天,她突然發現右耳聽不清了,右耳聽不見就換左耳。后來她發現自己的左耳也聽不清了。到醫院,醫生說她是神經性耳聾,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,聽力無法恢復,而病因和精神壓力,疲勞和長期處于噪聲環境有一定的關系。
隨后,記者從《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(GBZ188-2007)》(以下簡稱規范)中獲悉,職業性聽力損傷的是指,患者在噪聲環境下工作1年,雙耳3000Hz、4000Hz、6000Hz中任意頻率聽力損失≥65dBHL。
因此,經過檢測郭女士確實造成了聽力損傷,由于沒有及時救治,目前,復原的可能性不大。
專家:聽力受損充斥在“滴答”中
鼓樓醫院耳鼻咽喉頭頸科高下主任醫師表示,聽力下降從剛出生起就開始了,而且人的聽力是在衰老的過程中不斷退化的。不僅是工作環境充滿噪音會使得聽力受損,就連在大街上、公交車上、商場、集市以及運動時,如果遭遇到強噪音,都容易使得聽力受損。
因此,提醒廣大市民,不要聽MP3或使用手機,因為在嘈雜環境下用耳機聽音樂,會不由自主地調高音量,大強度的聲音不斷撞擊耳膜,就會造成耳蝸毛細胞的損害引起聽力損傷。另外,每天接打電話、聽“隨身聽”等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。遠離蹦迪、強烈搖滾打擊樂、鞭炮、鑼鼓等噪聲環境,使用耳罩或海綿耳塞保護聽力。
衛監:造成職業傷害的應調離原崗
鄭州市衛生監督所監督三處李允勃主任告訴記者,對于一些已經檢查出有職業傷害的工作人員,必須進行進一步復檢,另外,要按照有關規定,進行崗位調整或人事調動。另外,一些企業的作業場所環境惡劣,防護設施不到位或是未正常使用,勞動者長期在粉塵、噪聲超標的環境下工作等方面因素,是造成職業健康檢查中疑似職業病檢出率、職業禁忌檢出率、復查率偏高的重要原因。
針對上述情況鄭州市衛生監督所建議廣大企業具體從安裝防護設施、監督勞動者正確佩戴個人防護用品、做好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等方面入手,加強職業病的防治工作。
相關閱讀 久站工作也成職業傷害?
日前,記者獲悉,百貨業、美容美發業、保全、清潔服務業、餐飲服務及加油站等8種行業中,都須經常性久站,再加上經常性彎腰搬重物,容易出現下背痛、足底筋膜炎、膝關節滑囊炎等,進而影響健康及工作效率。有專家提出,像這樣久站工作造成的職業傷害,必須從個人防護措施及作業場所的設計著手進行預防。
他提出,例如穿著彈性長襪、或是設計站坐輪替的活動空間,都可預防下肢水腫與靜脈曲張等。